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延吉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延吉

  地方资讯
创城无止境 公园街道“蓝马甲”再
延吉教育系统事业单位58个岗位公
城管合力救助伤者 传递社会正能量
打造文明餐桌 创建文明城市
北山街道创城“突击队” 助力文明
延吉市对“三无”老旧小区单元门进
延吉市纪委监委助力“创城”见真章
延吉市大力营造“创城”氛围
 
  节约行动
延吉市纪念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州工信局强化驱动创新突出绿色发展
省多部门首次晒“三公经费”决算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政策牵起民心 小康兜底幸福
时间:2019-2-25  来源:延边新闻网  作者:王胜男

  脱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2018年,延吉市脱贫攻坚战役打得响亮:年底,延吉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561户862人,未脱贫0户0人,自然减员90人,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任务全部完成,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0.8%下降到零。
  
  居有其屋“暖在心头”
  
  在延吉市小营镇五凤村,因病致贫的王莲粉终于告别了居住几十年的破旧茅草房,搬进了村里为她改造的全新砖瓦房。看着温暖明亮的新房,王莲粉激动地说:“以前的房子低矮狭小,光线不好还漏风,现在的房子宽敞明亮,我得保持身体健康,多住几年好房子!”

脱贫攻坚总体部署 李军广/摄

朝阳川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为金东变送去药物 孙阳/摄

  五凤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劭博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许多贫困户都享受到了危房改造政策,住进了温暖宽敞的新房,住得暖、吃得好,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除了危房改造,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好。
  
  居者有其屋,是“王莲粉”们共同的幸福。2018年,延吉市稳步开展危房改造工作,申请地方财政以兜底方式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14户,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完成10个贫困村267户农村房屋的维护工作。
  
  项目“造血”户户生金
  
  临近年关,延吉市朝阳川镇柳新村村委会内喜气洋洋,贫困户们正排队领取村里的光伏发电村项目分红款,每一个拿到“大红包”的贫困户都笑得合不拢嘴。“村里这些扶贫产业年年都有分红,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领到800元分红款的贫困户张发明高兴地说。
  
  柳新村光伏发电村级扶贫电站项目总投资258万元,总装机容量300KW,年均发电量约49.275KWH,2017年12月28日并网运营,到2018年12月16日,累计发电量30万度电,累计收益22万元。2018年,贫困户们共分到8万余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分红款,人均增收1500元。驻村第一书记荆伟告诉记者,近年来,柳新村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2016年已脱贫18户35人,2017年已脱贫14户21人,2018年脱贫22户44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贫困村顺利“摘帽”。2019年,村里将建设无公害养牛基地,利用合作社经营产业,持续为村民增收。
  
  柳新村光伏发电只是延吉市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2018年,延吉市借产业扶贫之势,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使用各级专项扶贫资金5034.6万元,实施各类扶贫开发项目41个,使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在农民脱贫致富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全市贫困人口产业项目覆盖率达到100%。
  
  保障兜底斩断“穷根”
  
  83岁的李家实是小营镇五凤村六组村民,虽然老人一生养育了多名子女,但是由于他们“下岗的下岗、有病的有病”,没有更多的经济能力照顾老人。此前,每年家里0.3公顷土地的租金收入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加之老人年事已高,患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长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贫困户拿着分红十分高兴 王晓彤/摄

脱贫后的八道村 李军广/摄

  自延吉市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有“一张网”对李家实“兜底”,也有“上门看病”的医疗扶贫政策,老人看病不用花钱,免除了生活和就医难题。2018年5月,李家实因膝盖手术在延吉市医院住院20多天,总计花费3万多元,老人只掏了点伙食费,其余费用全部报销。“我再也不用担心治病花钱了。”李家实说。
  
  据了解,在延吉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6户952人中,因病致贫有354户502人,因残致贫247户440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是致贫的主要原因。2018年,延吉市投入兜底保障资金360万元,将60周岁及以上的农村户籍参合人员纳入医疗优惠政策,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由85%提高到95%,县级公立医院住院报销比例由75%提高到95%,全市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慢性病药品报销比例、定点医院门诊报销比例、定点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家庭医生覆盖率均达到100%。同时,延吉市公开招聘26名医务人员,为每个村建设1个标准化卫生室、配备1名村医,探索建立家庭病房,形成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对一的医疗救治体系,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延边节约网   图们市节约网   敦化市节约网   珲春市节约网   龙井市节约网   和龙节约网   汪清县节约网   安图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