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6-5-27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作者:刘文波 |
原标题:吉林人参重焕青春 “人参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珲春华瑞参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立华说。他们从人参的种植培育开始,就注重科学化管理。在选地上,对土壤进行化验,选择没有农药残留或低残留的土地栽种,选择人参优良品种,不用含快速生长剂的化肥和高残留农药。人参长成后进行抽样化验,达不到农药低残留标准的剔除。目前,华瑞参业拥有大型绿色无公害人参种植基地、林下参栽培基地、西洋参种植基地等共160余公顷,平均年产鲜参20万公斤以上。 “宝地出宝物,宝物需会用。我们不仅要挖掘人参的药用价值,还要让它走进日常生活,发挥它的保健价值。”金立华说。人参面、人参米、人参月饼、人参茶等各式各样的人参产品陆续面世,华瑞参业的产品已经形成人参功能性产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等四大系列近百个品种,成为吉林省人参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 作为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民族产业,吉林省人参早已“扬名四海”。可由于过去粗放经营多集约经营少,原参品种多提纯产品少,药用饮片多保健食品少,坐家等客多外出促销少,散乱杂牌多知名品牌少,从而造成人参产业发展长期滞后,以致市场一“咳嗽”,全行业就“感冒”。2010前,吉林省参业就经历了长达20年“人参卖个萝卜价”的低潮期。 2010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把人参产业纳入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全面启动人参产业振兴工程。此后,全省坚持科学调控种植规模,每年新增采伐迹地人参种植面积调控在1000公顷,并推进由过去伐林栽参为主向林下参、非林地栽参等种植业结构转变。通过开展测土栽参,实行人参种植职业技能培训、品牌产品原料基地建设、种植档案登记等标准化生产规范制度,强化投入品监管和质量跟踪检测,建立品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规划建设5种模式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使人参单产由1.6公斤/平方米提高到2公斤,优质参率达到75%以上,人参质量明显提高。 吉林省建设了抚松人参产业园、集安新开河产业园、敦化敖东工业园、靖宇健康产业园、延吉人参产业化示范区、长白产业园等6个人参产业园区,全面提升精深加工能力。绿色人参、科技人参、品牌人参、效益人参的理念,正在深深植根于人参产区干部群众的心中。一个以人参栽培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约化为发展方向,以壮龙头、建基地、创品牌、增效益为主攻目标的人参产业“升级版”日渐清晰。 2012年8月国家正式批准人参进入新资源食品,实现了人参从药品到食品、从药房到厨房、从治疗到保健的历史性跨越。吉林省参茸办负责人表示,人参市场潜力巨大,开发前景广阔,要始终坚持走科技人参之路,提升人参产品功效,研究市场和消费者心理,把人参“吃干榨净”,不断提高人参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人参产业做大做强。(完)( 责任编辑:孙立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