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况
河源镇政府 唐如蜜 摄 河源镇位于伊通东南部,距县城42公里。南、东南与磐石市的朝阳山镇、吉昌镇接壤,北、东北与本县二道镇、长春市双阳区土顶子镇毗连,西北与本县营城子镇山水相连、西南与东丰县沙河镇为邻。河源镇地处长白山哈达岭余脉,南部多低山丘陵地,海拔均在300米左右,境内的青顶山、庙顶山、苕顶山、四方台海拔均在500米以上,其中青顶山海拔611.4米,是全镇的最高峰,也是伊通河的发源地,河源镇因此而得名。镇政府驻地板石屯,距县城42公里。全镇幅员面积243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68个自然屯,9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752人,6961户。其中农业人口20450人,非农业人口1302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9.5人;少数民族中满族8135人、蒙古族24人、朝鲜族17人、回族6人、藏族4人、土家族3人、锡伯族15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7%。 河源镇地处伊通、磐石、东丰、双阳四县市交汇处,是我省东部通化、白山等13个市县去往省城长春的必经之路,长抚高速公路、103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呈南北走向,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分为由南向北的伊通河两岸为低洼平坦的谷地,北部群山环绕,峰峦叠嶂,中间是南北走向的大兴川谷地。 气候特点是:四季明显,寒暑温差大。冬季严寒多雪,夏季高温雨频。一月份最低气温可达40.2摄氏度,七月份最高气温可达36摄氏度,年平均气温4.6摄氏度,无霜期较短。本区域的主产农作物是玉米、大豆、水稻。伊通河两岸为平坦低洼地带,非常适宜水稻及大豆的种植,向两边伸展的为幔形丘陵,适宜玉米、高粱的种植,无论丰年还是欠年,基本旱涝保收。 产业资源 本镇林业资源丰富,林地总面积13000公顷,其中天然林占56%、人工林占44%森林覆盖率达53%,是全县生态环境最好的乡镇,2009年被省环保厅评为“吉林省环境优美乡镇”。天然林中的曲柳、紫椴、黄菠萝、柞树等均为稀有树种,为全县所罕见。 风景迷人的保南水库
境内有伊通河、转心河、黑石河(人称小伊通河)、榆树河、大湾河、黄泥河、伊丹河7条主要河流,均属松花江水系,其中最大的河是伊通河,流经全境13公里。境内有小一型水库2座:保南水库和大兴水库,总集水面积33.2平方公里。有小二型水库8座:大草皮沟水库、花楼水库、吉祥水库、新生水库、夹槽子水库、四间房水库、新张屯水库、茨芽水库,总库容为225.7万立方米。 野生动物有狼、狐狸、野兔、獾子等经常出没,野禽类中的画眉、猫头鹰、野鸡、野鸭、飞龙等常觅林而息,野生果类如山葡萄、山里红、山丁子、稠李子、山梨、山杏、软枣等,果肉丰富,唯美爽口。 矿藏资源有硅灰石、硅石、石墨等非金属矿产。其中硅灰石地质储量155520吨,可采储量15520吨,主要用于陶瓷制品、冶金保护、塑料、涂料等,远销日本,深受外商青睐。
草皮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唐如蜜 摄 其他自然资源有含锌矿泉水、草炭、水草等。其中含锌矿泉水已经国家地矿部鉴定,该水含有多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矿物质,产品曾销往吉林省幼儿园、长春市幼儿园,深受小朋友们的厚爱。此外,蕨菜、刺老芽、刺五加、小叶芹等山野菜;核桃、榛子等坚果及榛蘑、白蘑、羊肚蘑、松树伞蘑更是名声远扬;穿龙骨、龙胆草、细辛、野山参、五味子等中草药材应有尽有,是天然的药材宝库。

泰湖宾馆伊通培训中心 唐如蜜 摄 旅游景点有青顶山森林公园、保南水库风景区、大兴水库垂钓区、李红光烈士故居、伊通县人民政府旧址、省地税局泰湖宾馆观光区。河源是一片秀美的山川,辉煌的土地。 行政区划
河源镇榆树村村部 唐如蜜 摄
河源镇保南村部 唐如蜜 摄 全镇辖12个行政村,68个自然屯98个生产小组,总人口21752人,农业人口占94%。 大湾村:杨大房子、大湾沟、庙顶子 板石村:王面铺、拉拉屯、大碱厂、小碱厂、双凤堆、板石庙、吕家沟、杨木岗 榆树村:大草皮沟、小草皮沟、石头锅腔 大酱村:小北沟、大酱缸、石碑岭、黑鱼沟、小青顶子 吉祥村:小吉祥、大吉祥、龙王岗、兴隆屯、三合屯、苇塘沟 保南村:小苕条顶子、大苕条顶子、杏树屯、河北屯、河南屯、石头泉眼、保南屯、大花楼、小花楼、大瓦房沟、小瓦房沟 联合村:一步岭、王家屯、烧锅屯、黄粉坊、凤山屯、前三星泉、信发城 地局子村:新开岭、地局子、小东沟、新张屯、西新里、东新里、后三星泉 德胜村:大兴屯、韩家屯、尹家炉、前板凳沟、后板凳沟 流沙村:夹曹子、钓鱼台、东流沙、西流沙 大桥村:大桥屯、大苇塘沟、 小苇塘沟、曹家屯、南苇塘沟 红星村:茨芽顶子、大四间房、小四间房、倒木沟 ( 责任编辑:王大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