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6-1-7 来源:四平新闻网 作者:记者 刘 莉 |
孩子 我要带你走到外面的世界
于明辉也曾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对自己的儿子寄予无限希望,但孩子7岁那年,他逐渐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叫他不理,教了东西他也不会,极少跟别人有目光对视,情绪比较烦燥,不停地到处走……发现问题的于明辉和妻子抱着孩子踏上了去全国各大医院求医的路,最终才知道,儿子得的是自闭症。医生告诉于明辉,这种病无法用医疗手段治愈,只有让孩子参加康复训练。几年之中,他们辗转于北京、长春多家自闭症康复机构为孩子做康复。
在此期间,于明辉和许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成了朋友,他发现自己并不孤单,而且只要掌握对方法,自闭症康复训练也不那么困难,于明辉开始尽最大努力掌握康复训练方法。过程很艰苦,得到的收获却令人欢喜,无数次重复后,于明辉发现,儿子终于有了回应,这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动力。随后,他又开始教孩子吃饭、穿鞋、穿衣服……“孩子,我一定要带你走到外面的世界去。”艰难的时候,于明辉就搂着儿子,默默鼓励自己。
坚持 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康复训练
当时,伊通还没有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的民办教育机构。为了让儿子和那些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能接受到良好的康复训练,2014年1月,他毅然决然地创办了情暖至亲康复训练中心,主要针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刚开始他在库仑大路附近租了一间300平方米的门市,筹集了60万元资金。“这些年,为了给孩子治病,我欠了许多债,这些钱都是从家人和朋友那借来的。”说起中心创办之初的困境,于明辉深有感触。
开始,只有4个老师、2个孩子,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儿子。如今,康复中心已经迁到了近千平米的新楼内,员工达到15人,在此康复的孩子达36名,教学设计更加完整,课程更细化,但收费仍维持最低。
“创办中心之初,我把孩子每月费用定为1500元,这其中包括康复费和吃住费用,这和其他机构相比特别低,这也是我当初创办这个中心的初衷,是想拯救自闭症儿童的家庭。”于明辉说,作为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他深知各地自闭症患儿的康复费用,北京一些大城市自不必说,就是长春等周边城市,有的机构每个月也要五六千元。最艰难的时候,教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于明辉只得硬着头皮再去求亲靠友。“最初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想放弃,现在是为了更多孩子,不能放弃,我要让更多自闭症的孩子接受康复训练。”
努力 给自闭症孩子打造温暖港湾
于明辉把业余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康复中心,他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自闭症的孩子其实没有想象得那样难以接近,只要你对他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于明辉说,取得孩子的信任是让他们走出自己封闭世界的第一步。
“于大哥对孩子们特别关心,比对自己儿子还好。”中心老师李娜说,如果哪个孩子病了,他总是出钱给孩子买药或者联系医院,甚至还和妻子彻夜守候在床前,直到孩子康复为止。
“现在,最让我欣慰的就是看到孩子们一天天进步,还有的孩子有了意想不到的改变。”于明辉告诉记者,家住公主岭农村的栋为刚来的时候,不和人交流,也不听话,但经过训练,已经能用电子琴弹奏40多首曲子了;16岁的双武能马上说出两个五位数相乘的结果,并能熟练背出圆周率500位;他儿子不仅能独自吃饭、洗脚、洗袜子,还学会了骑自行车。
长大后这些孩子怎么办?于明辉一直在为他们的将来打算。“自闭症孩子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整理物品、分发东西,他们会干得非常好。但是需要专门的职业培训。”于明辉告诉记者,以后他想将职业培训加入教学中,并不断完善这个中心,让它成为更加专业的康复机构,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可以永远栖息的温暖港湾。
冬日的午后,没有风,太阳暖暖地照着,透过树的枝丫,撒下点点斑驳。伊通满族自治县情暖至亲康复训练中心创办人于明辉迎着暖阳,走过一间间教室,看着正在上课的孩子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这些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小天使们,多可爱啊,看着他们一天天的进步,我特别欣慰。”于明辉说。
这位带着坚毅的目光、自信乐观、一手创办伊通首家自闭症康复训练中心的人,也曾是个心里浸满泪水、濒临绝望的自闭症孩子的父亲。多年来,他用父爱的伟大力量为自己的孩子和更多自闭症患儿撑起了一方晴空。( 责任编辑:邸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