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金秋时节,我参加了永吉作协组织的金秋采风活动,我们一行15人,迎着朝霞,伴着晨风,揣着兴奋的心情,出发了。与这么多文友一起出游,我惬意的心像飞到了月亮之上! 歪头砬子,位于口前19公里处,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山,在众多的山峰中它是最高的一座。我们各自背着行囊,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了深山。我边走边把刚介绍结识的队友一个个对号,默默地刻在记忆里。不知不觉,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妈呀,步步踩在石缝中,脚下根本就没有路啊!越走越高,越走越陡峭。越走越觉得体力不支,两腿哆哆嗦嗦,让它干什么它都不干什么了。刚才那股劲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我弄丢了,此时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举步为艰了!手里的一瓶矿泉水都觉得是个负担,几次想把它抛掉。摔跟头在平素时是难得的体验,而在这里已成为我的习惯性动作了。把包给我!队友毋庸置疑地说,我与队友可是刚认识的呀?但已别无选择,为了不掉队,把包交给队友(说是队友,其实他是我们当中最大的头儿),我轻装上阵了,这才跟了上来。树枝藤蔓交错纵横,脚下尽是一米来高的立体面,依此时的体力已无法攀登了。是队友手手相牵,愣凭力气往上拽,传递着友谊,传递着力量。 为了鼓励走在后面的同志,一个声音总在前面召唤着:“快了快了,马上到了,顶上都透亮了”。好不容易来到这“透亮”的山头,结果到这才知道,还有几个叠加的山头等着我们攀援呢!行进中,一位细心的队友从兜里掏出一卷米尺,在就近的一棵树上围了过去,它的周长正好是一米。这看着不起眼的树都这么粗啊!眼前交错纵横的朽木,看来它们已躺在那里多时了,真的是原始森林啊! 一半是秋,一半是夏。刚才我们还讨论,这次活动若再晚一周就可以看到五花山了,可还没来得及挽留,这老山里就已经是霜染枝头,在这砬子的山窝里,淡黄、深黄、橘黄、墨绿、胭脂红......诱人的红叶妩媚妖娆,尽显芳姿。我们不约而同地驻足望去,红叶燃烧的火焰拽住了我们的眼球。犹如寒冬里看见春花般兴奋。目光久久不愿移开。她仿佛用火一样的热情浇灌着我们略带几分醉意的心。抬头看,在黄绿相间的枝头上,红彤彤的山里红果实高高地挂在树上,熠熠生辉,展示着它那并不张扬的个性。林间的溪水哗啦啦流淌,绕过卧石,打着旋儿,看那清澈劲儿,真想掬一捧,尝尝它究竟有多甜。头顶盘旋的鸟儿,倾斜着身体,唱着,叫着,和着林海松涛,杂糅着一个喧闹的场面,仿佛迎接我们这些攀援而至的来客。 我看到了一个石洞,带队的同志告诉我们,这叫银汞洞,从外观看,上下两个直径约一米的洞口呈串联式,宛若放大的糖葫芦!走近看,洞内是相通的,真想爬进去住上一住,看看能否得道成仙。往上走了一会,又一个石洞出现在眼前,呈月亮门状,可容纳3个人同时并行,自由出入。举头望去,上面刻着3个大字,“穿心洞”。这是大自然的又一个杰作。这个洞原名叫天门洞。多好听的名字啊,可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边走边在心里徒劳地琢磨着,莫非是石头在胚胎时中间就缺损了吗?莫非......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奥秘所在吧。 与来时相比,下山时轻松多了,一路上笑料不断,有人不断地抖着“包袱”,开着玩笑,看着前面队友身后的背包外兜挂着的瓶子,略有所思地说:哎呀,这边一个,那边俩,像大班的。话一出口,就把我笑喷了。走着走着又说:哎呀,这树上咋这么多圆枣子呢!走在前面的队友闻声马上返过身来,往山上折了回去,边走边急速地说:摇哇,赶紧摇哇!走到近前才知道是子虚乌有。大山又回荡起一阵笑声。在笑语中看到有两队人马,也是来登山的,有一队正准备野餐,与我们打着招呼:过来喝点呀!看来这歪头砬子还真是挺有名气的。 东北的大山真是资源丰富,遍地是山珍。山核桃漫山都是,站在树下不用动,左右一划拉就是一兜,我们有几位队友忍不住,也好奇地带回了这大山里的宝贝。当地采山的村民,个个都满载而归,身上背着百八十斤重的袋子,这是大山里的又一道风景。 我登临过很多山,黄山、张家界、云台山、华山、千山、野山坡等,可就是这本乡本土的歪头砬子,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品尝到了另一番滋味。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伟大。大山是我们的朋友,泽被着这些儿女。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既增加了友谊,又磨砺了意志,累并快乐着!(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