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壶的主峰,海拔1404米,省内仅次长白雄冠江城。 南楼山名称的由来当地有两说。 一是说早年北大壶一带原始森林覆盖,山上棒槌(野生人参)很多,挖棒槌的人在山顶搭建一个供歇息用的木建筑,俗称放山楼子,莽莽山林中这一标志性建筑,恰在村屯之南,约定俗成南楼山。 其二是和乾隆皇帝有关。公元1754年,乾隆皇帝东巡吉林,农历八月十三这天,行至北大壶西三十多里的地方,随行大臣突然想起这天是皇上的诞日,急忙禀报皇上。乾隆一路巡游早把生日抛之脑后,一经提醒,龙颜大悦,吩咐就地安帐扎营,大宴三天。为给人生留下一个永恒的纪念,乾隆封近处一座无名山为“扎拉芬阿林”(汉译“寿山”),兴之所至,欣然写下七律一首,其中有“营临西水诚瑶水,坐对南山是寿山”两句,对仗工整,意涵深远,很是为人称道。 翌年,吉林将军于万寿节专程率众拜寿山。当日来到乾隆曾驻跸之地,放眼对面的寿山,见此山其貌不扬,倒是远处一座山峰兀立擎天,高入云端。将军一阵狐疑,不禁发问:“常言道寿比南山,那巍然高耸之山才配得南山之称呀,真要是祭拜错了,岂不是欺君之罪?!”但当地向导言之凿凿,不由他不信。困顿之际,一位老文官妙语解围:“皇上诗曰‘坐对南山是寿山’,对面之山是皇上眼中的寿山;而那远处的高山,正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南山在前头,所以那远处的高山,才是皇上心中的寿山啊!”话音落地,将军及众人连声称是。从此,吉林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南楼山的大名不胫而走。 此说真伪,无从考究,然而这关联一个概念,南楼山是否为皇封寿山。今人普遍认定桦甸境内榆木桥子有座山系乾隆诗中“坐对南山”的皇封寿山,按当年乾隆行走路线及时间推算,其大致位置应该没错。不过,此论亦可商榷。人们常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其“南山”出自《诗经》“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诗经》中提到的南山,一说终南山,一说南岳衡山,但无论说到哪个,都不是一孤零零的山头。想必,饱读诗书的乾隆爷,还不至于格局小到只见到眼皮底下的程度吧。况且,诗有明暗,如果说当年乾隆诗中“寿山”,明指眼前小山,暗含与其一脉相连的最高峰南楼山,似乎可以采信。 撂下皇封之议不论,走进北大壶,那石、那水、那树、那山中精灵、归隐道士…….,真就坐实了北大壶南楼山“关东寿山”的尊号。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