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永吉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永吉

  地方资讯
西阳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县社保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业务经
县社保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业务经
县少工委与县教育局联合组织开展建
吉林市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联合演练在
县住建局组织开展“9.18”人民
我县开展“消夏娱乐周”广场文化系
永吉县拓展新思维 以思想解放促农
 
  节约行动
副市长刘红、副县长吴雨静到一拉溪
节约网座谈“浪费之风必须狠刹”纪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节约网与“厕所革命”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地方名人    
文武双全东北抗日名将:张中华
时间:2016-2-9  来源:红潮网  

抗日英烈张中华 文武双全的东北抗日名将

张中华烈士照片

  张中华烈士是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人。中学毕业后,考入哈尔滨铁路扶轮专科学校。1931年“九一八”事变,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底,被组织派往吉东地区,任中共宁安县委书记。此间,他经常深入上马莲河、卧龙河、卢家屯、北湖头、七间房等地,发展地方的党团组织,支援与配合抗日联军的武装斗争。
  
  1936年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张中华调到抗联第五军任政治部主任。与第五军副军长柴世荣一同将在宁安南部的一个伪军连缴械,并袭击牡丹江中东路东段敌人的军用列车,击毙敌四千余人,缴获战马九十余匹。
  
  5月以后,日本侵略者对宁安及其周边地区实行空前的白色恐怖统治,对五军120一九三七年周建华军部所在地连续发动了九次进攻。8月,军部决定向道北转移。在转移途中,一次较大的战斗是由张中华指挥的在代马沟水平站附近小粒子一带伏击日伪军用列车。9月12日,张中华同抗联二军二师四团侯国忠团长、二军五师师长陈翰章等率一百余人并联合反日山林队一起,先将铁轨扒开虚放在原地路基上,队伍随后埋伏在铁路两边。当运载着150名日军、200名伪军和战马、物资等的军用列车行至铁道破坏处时,机车脱轨停行,与此同时,张中华率伏兵一跃而出,以猛烈的火力压制住敌人的行动。瞬间,敌军大乱,大部分伪军在抗联战士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的震慑和感召下,或伏地不动,或四下逃跑,只有小部分伪军跟随日军拼死抵抗,战斗从晚9点一直激战到12点,共击毙日伪军官兵九十多人,击伤三十多人,死伤战马六十余匹,并缴获了部分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
  
  1937年3月,吉东党组织在下江、道北和道南三个特委的基础上成立了吉东省委,张中华任省委委员;为加强五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领导,张中华为军党委常委。在此期间,张中华率领道南留守部队开展了积极的游击活动,屡屡与敌人接触,不断打击、干扰敌人。3月30日,在镜泊湖畔率队游击时,与伪警备旅的一个连遭遇,战斗进行了两个小时,击毙日本教官、伤连排长以下数人。5月22日,率部与二军新编独立旅会师,共同打退了来自海伦方面百余名敌人的追击。
  
  1937年冬,张中华率五军部分留守部队继续坚持道南的游击斗争,艰苦地转战于牡丹江、宁安等地,给敌人以干扰和破坏。12月,他率领留守部队在桦皮沟一带与敌人作战中,右臂受重伤被俘。在敌人重刑与诱降面前,他始终坚贞不屈,大骂敌人,并利用一切时机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在狱中被敌人杀害。时年25岁。
  
  张中华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的英名将永远牢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张中华烈士生平经历
  
  张中华,1912年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少年时,在当地读完小学、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考入哈尔滨铁路扶轮专科学校学习。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他走出学校,到工厂和农村的广大人民群众中,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赞颂东北人民的各种反日行动,他在各地演讲到激动时,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们绝不当亡国奴”、“团结起来共赴国难”等口号,并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支援前方抗战,武装起来保卫祖国。张中华高昂的爱国热情,深深地鼓舞广大群众,使很多爱国群众走上街头举行反日游行。
  
  1932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哈尔滨后,张中华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民族危亡日趋严重的形势,对有强烈爱国热情的张中华,走上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革命道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积极靠近党的组织,接受组织分配给他的各项工作,在完成各种任务中表现卓著,被地下党组织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张中华入党后,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和培养教育下,很快就成长为一名自觉的革命战士,对组织分配给他的工作,从不讲价钱,叫到哪里就到哪里,叫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总是圆满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他的各项任务。
  
  1934年底,中共满洲省委为了加强吉东特委党、团工作的领导,派张中华去吉东地区任共青团宁安县委书记。1935年6月,又调他到吉东特委任共青团特委组织部部长。张中华从实际出发做工作,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同志。他在吉东特委做团的工作时,总是生活在群众当中,善于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和群众推心腹地交谈,细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到处受到群众的欢迎。因此,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因他的工作卓有成效,同年冬,组织上又派他回到宁安,担任中共宁安县委书记。
  
  张中华在宁安工作这段时间,走遍了山水村屯,做了许多工作,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当年做地下工作的老同志和抗日群众,都说张中华是个好同志,他工作积极、热情,肯于帮助同志,有工作能力,既能讲,又能写。他曾亲自给地方武装队的同志们编写抗日歌曲,大家唱起他编的歌曲,激起了阶级仇、民族恨。后来,这些同志有的参军驰骋疆场去打敌人,有的参加地方工作,积极为革命进行斗争,这一时期,宁安县委领导有80多名党员。被派到苏联去学习的党团员和进步青年有几十人,其中女同志就有十几名,如丁志清等就是张中华派到苏联去学习的。
  
  1936年初,由于敌人对吉东地区的统治越来越紧,中共吉东特委遭到破坏,地方组织的活动越来越困难。张中华被迫离开宁安县委,调到抗联第五军任军政治部主任。
  
  张中华很重视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注意提高战士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他经常给战士讲政治形势,上政治课,亲自为战士上文化课,亲自教战士唱革命歌曲,深受战士的爱戴。
  
  张中华不但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工作干部,而且文武双全,在军事工作方面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为避开敌人的锋芒,开辟新的游击区,抗联第五军先遣部队开始向中东铁路道北转移。为了策应先遣部队向道北转移,张中华同第五军副军长柴世荣在宁安县积极进行活动,曾在宁安南部将伪军一个连缴械,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80多支。随后,又袭击牡丹江中东路东段敌人的军用列车,毙敌40多名,缴获战马90匹。
  
  由于吉东特委遭到破坏,地方组织一时处于瘫痪状态。为恢复与领导地方组织,坚持老游击区的抗日斗争,中共道南特委于1936年4月建立,张中华兼任特委书记。因斗争环境残酷,特委机关也就建立在部队当中。张中华除参与第五军的领导工作之外,还在随部队的活动中开展地方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
  
  1936年5月以后,敌人对宁安地区的统治更加严密和残酷,在军事上以更大兵力向抗联第五军活动的西南区、东南区、东北区以及牡丹江北等地进行搜索进攻。对抗联第五军军部活动的西区,5至7月份连续发动了九次进攻。8月初,军部决定:军长周保中向道北转移,以领导主力部队东进;张中华留守安宁坚持老区斗争。张中华不避艰险,率领第五军留守部队和第二军第二师部队积极开展活动,屡与敌人接触,不断打击敌人。
  
  9月12日,张中华和抗联第二军第二师第四团团长侯国忠,率第二军第二师第四团第四、第六、第七连和第五军警卫营第一连共120余人,联合部分反日山林队,事先将铁轨扒好虚放在原地路基上,队伍埋伏于小砬子火车道两侧。待载运150名日军、200余名伪军和战马、物资的军用列车行至铁道破坏处、机车脱轨停车时,张中华和侯国忠率伏兵马上出击,以猛烈的火力压制敌人的行动。霎时间,敌军大乱,伪军多数或慑服于地,或四散逃跑,日军和部分伪军则顽固抵抗。战斗自晚9时开始至12时,经三个小时激战,共击毙日伪军官兵90余人,击伤30余人,死伤战马60多匹,缴获部分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在这次战斗中,抗联第二军第二师第四团第七连连长张颜明、队员梁紧章和张发恩英勇牺牲。
  
  周保中率第五军向中东铁路道北转移途中,于1936年9月24日,在宁安县泉眼头,主持召开了吉东、东满地区中共党的组织和抗联第二、第五军党委特别会议(亦称泉眼头会议)。参加会议人员有第五军政治部主任张中华,第二军第二师政治委员王润成、参谋长陈翰章、第四团团长侯国忠等。会议决定:周保中率第五军军部和教导团第一、第二队继续北进,同第五军主力部队汇合;张中华率留守部队坚持绥宁老游击区的游击斗争,任第五军宁安留守处主任,并统一指挥道南各军的留守部队;将吉东地区宁安县委和东满地区东部各县合组为中共道南特委,统一领导中东铁路东段道南的绥宁地区及额穆、敦化、汪清、珲春、延吉各地党的组织和抗联部队以及南湖头的交通机关等。张中华兼任特委书记,委员有王润成、陈翰章、田众樵、金石锋等;候补委员有侯国忠、方振声、松柏。
  
  泉眼头会议之后,军长周保中率队北进。张中华率领第五军警卫营部、第五军第一师第三团全部、第二军第二师第五团第三连等部队,活动在宁安县第四、第七、第八区各地。他们在当地群众和反日山林队的支持、协助下,在贝家烧锅等处迭与日伪军交战。年底,张中华率领留守部队突然转到中东铁路北的穆棱县,汇合第二军第五师师长陈翰章的队伍,联合“九站”、“九彪”等反日山林队,在代马沟袭击了日伪军的军用列车,获得很大胜利。打死日军105人,打伤七八十人;车上一个团的伪军在抗日联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影响下,一枪没放被缴械。
  
  1937年3月,张中华率领第五军第一师第三团和第二师第五团从道南来到牡丹江下游地区的中共吉东省委和第五军军部所在地三道通,参加中共吉东省委成立大会。
  
  3月10日,由周保中主持在依兰县召开了吉东党组织扩大会议。会议在原道南特委、道北特委和下江特委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吉东省委。张中华被选为省委委员。
  
  中共吉东省委第一次会议,对抗联第五军的游击活动作了新的部署:军部以三道通为据点,保持与中共北满省委及其领导下的抗联各军的联系;第一师在军部领导下,以依兰、方正、勃力为中心,南进到中东铁路沿线,配合第二军分遣队向宁安移动,开展旧绥宁地区的游击活动,保持与道南留守部队的联系;第二师以依东为据点,向宝清、富锦地区伸展,打通与第四、第七军的联系;同时,将张中华从道南带来的第二军第二师方(振声)团经整顿补充编为独立旅,并派第五军第一师第三团政委伊俊山为政委,派回南满,打通与第一、第二军的联系。
  
  按照中共吉东省委的部署,为更好的配合第五军各部队的游击活动,坚持旧绥宁地区的游击斗争,张中华在参加省委会议之后仍然回道南特委工作,曾率部队,在桦树顶子与白俄伪森林警察队进行激烈的战斗,消灭白俄伪警五六十人,获得一些枪支弹药。
  
  1937年入冬以后,抗联第五军第一师派往道南的部队因活动困难,大部分都回依兰、方正等地活动。张中华按照省委精神,仍然率领五军留守部队继续坚持道南的抗日游击斗争,艰苦转战于牡丹江、宁安各地,给敌人以干扰和破坏。
  
  1937年12月,敌人集结了大批日伪军,向张中华率领的留守部队经常活动的地带进行搜索进攻。在桦皮沟一带张中华率领的留守部队遭到敌人包抄。枪炮声、喊杀声连成一片。在张中华领导下,留守部队坚如磐石,沉着迎战。他们利用天然工事,同敌人展开了一场恶战。在战斗中,张中华因身体多处受伤落入虎口,被关进了敌人的监狱。
  
  在狱中,张中华坚贞不屈,最终遭到敌人的杀害。
  
  烈士们用美好的青春和生命换取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胜利。烈士的英勇精神,必将鼓舞着每一个革命者和热爱祖国的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倾注自己的挚情,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张中华烈士故事
  
  《镜泊湖战役歌》张中华词,“秋闺怨”调改编
  
  (一)
  
  江水映斜晖,黑山云雾飞。
  
  镜泊湖上,涛光苍茫,白昼起寒微。
  
  山麓列青冢,湖畔碧野共蒿蓬,英雄去不回。
  
  天涯芳草稀,忠魂旌旗伟。
  
  义士轻生死,英风永世垂。
  
  壮志未酬啼遍野,寞野惊闻雁泣西风悲。
  
  (二)
  
  二月二十八,追恨志无涯。
  
  血溅清石,尸陈遍野,白骨沉黄沙。
  
  慷慨奋捐生,同志四十又二名,浩气贯长虹。
  
  壮烈长瞑行,永震敌胆惊。
  
  回首江山依,强奴似纵横。
  
  深仇嫉恨何时了,虚无千里遍地起悲声。
  
  (词谱见李敏编《东北抗日联军歌曲选》第159页)
  
  注释:
  
  《镜泊湖战役歌》又称“莲花泡战役歌”,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主任张中华为纪念莲花泡战役死难的烈士,以《浪潮歌》的曲调而创作的一首歌曲(据查,《浪潮歌》的曲调为“秋闺怨”调,见“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编《革命歌集(第二集)》油印本(1939年7月印制,翻印件见《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55第153页))。1936年2月中旬,根据抗联五军军部命令,五军一师由师长李荆璞率领向镜泊湖一带转移,当时部队驻扎在镜泊湖吊水楼西北部。2月28日拂晓,驻宁安县东京城的日军和伪军向我驻地发动进攻,并使用了毒气单。师长李荆璞命三团团长王汝起率部奋起抵抗。激战中,我军击毙日军指挥官林田中佐,然而我军四连马连长和全连战士因中日军的毒气弹而全部壮烈牺牲。是役击共毙日军70人,伤敌20人。我军牺牲78人,伤45人。战后,敌人肆意毁坏我战士尸体,待我抗日救国会备棺收尸时,仅安葬了42位烈士。这就是相传至今的“莲花泡42烈士”的由来。此歌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民族英烈歌颂怀念交织在一起,曲调悲壮凄凉、催人泪下,在当时是追悼牺牲战友和激发抗日将士奋勇杀敌的一首著名歌曲。
  
  张中华:1921年生于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九一八”事变前考入哈尔滨铁路扶轮专科学校学习,后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任共青团宁安县委书记、吉东特委组织部长。1935年任中共宁安县委书记。1936年调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人政治部主任。同年任道南特委书记兼五军宁安留守处主任。1937年被选为中共吉东省委委员。1937年12月在战斗中负伤被俘后被日本侵略者杀害。时年25岁。
  
  1936年8月,张中华留守安宁坚持老区斗争。张中华不避艰险,率领第五军留守部队和第二军第二师部队积极开展活动,屡与敌人接触,不断打击敌人。
  
  抗日英烈张中华(1912—1937),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主任。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江城节约网   蛟河市节约网   桦甸市节约网   舒兰市节约网   磐石市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