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榆树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榆树

  地方资讯
长春市残联领导到我市调研本年度残
全市“双向承诺”“五化”建设动员
我市教育系统开展反恐怖袭击、防暴
“纯洁政法队伍、铸造忠诚铁军”主
市水利局开展2021年“世界水日
共青团榆树市委组织志愿者开展“大
城郊街道扎实开展春季人居环境整治
全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
 
  节约行动
副市长高洪洲参观考察畜禽粪污和秸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节约用水倡议书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电视电话会议
刘家镇召开廉洁过年、勤俭节约工作
榆树市环保局召开厉行节约廉洁自律
榆树市开展国土资源节约模范县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榆树清代教育的兴起和科举考试录取情况
时间:2016-1-7  来源:榆树新闻网  
  近代榆树的教育起于清代。在汉族大量迁入以前,榆树仅有满族教育,汉族大量迁入后才有了汉族教育。
  
  清雍正四年(1726年),在长宁县(后改为伯都讷厅)设学署。此学署除主管教育事宜之外,还招收旗人子弟入学。此学署设在伯都讷城(今松原市宁江区伯都),所收学生仅48人。教授的是满文和骑射。此学署远离榆树,就学人数也较少。应该说,对榆树的教育影响并不大。
  
  榆树教育的兴起,是在汉族大量迁入以后。随着山东等关内移民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汉族教育。移民中的塾师设立私塾,招收移民子弟入读。根据榆树移民情况及科举考试录取情况推断,榆树的私塾当设在1800年前后的嘉庆年间。私塾的设立,当是榆树教育启动之时。
  
  私塾是私人办的学堂,供学童学习。在清末兴办学校之前,是学童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私塾有的由塾师办的散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也有的是有钱人家聘请塾师在自家设立专馆以教授自家子女为主的家塾。在私塾就读的学童,多数因家贫念一两年或两三年能识点字也就不念了,能念完五到七年以后,学童就可以参加童试考秀才(文生)了。这也是科举考试之始。学童考中秀才才可以考举人,考中举人才可以考进士。关于科举考试及录取情况,将在下文中介绍。
  
  清代教育的主管部门是学署。雍正四年(1726年)经批准设立长宁县教渝一员,负责长宁县教育事宜。当时尚未设伯都讷厅,伯都讷属地归长宁县管辖,长宁县后来改为伯都讷厅。同治十一年(1872年),伯都讷厅设立训导署,负责伯都讷厅教育事宜。光绪八年(1882年),伯都讷厅衙署迁到孤榆树屯(现榆树市)时,学署亦迁来榆树。学署位于文庙以西(现大约二园位置),是科举时代最重要的教育机关。学署的职责是“管理一县之诸生,铨衡一县之文章”。学童考上秀才后,即归学署管理。每次科举考试时学署要为考生出保,证明其身份。训导要率领考生应考,并率领考生祭祀文庙。
  
  伯都讷厅具体办教育的为县学,又称学宫。学童在私塾读书时称为儒生或童生。经童试考中文生(秀才)后,即为县学的学生,称为生员。伯都讷厅学宫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建于现师范附小路南。学宫与文庙建在一起。榆树的教育在清代时很发达,成果显著。一是科举考试考上的人多(下文介绍),二是书院建的也最早。伯都讷厅种榆书院建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而吉林府崇文书院建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长春府养正书院建于光绪十年(1884年)。书院是生童学习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学校,办书院比办私塾是进了一大步。关于种榆书院的详细情况将另文介绍。除了书院之外,在种榆书院内还设了考棚。考棚是科举考试进行童试(即考秀才)的场所。考棚设于光绪元年(1875年)。而在此之前童试在吉林试院(建于同治九年即1870年),吉林之前是在奉天(沈阳)。而长春府考棚是光绪十年(1884年)建在养正书院。从书院和考棚的设立看,伯都讷厅教育较长春府为先。
  
  我国自隋朝以后至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教育制度一直是科举制度。这种制度以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由分科取仕而得名。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但要取得乡试资格,在这之前要经过童试(又叫童生试、童子试),只有童试被录取,才可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童试是乡试前的预备考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童生经过童试而被录取进入县学、州学或府学(统称儒学,又叫学宫)读书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童试的场所叫考棚。
  
  乡试在省城举行,参加者为生员(秀才)。乡试取中者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叫做正科。如遇皇帝即位或逢十生日要加开考场的叫恩科。恩科如遇正科之年,叫恩正并科。乡试在秋季举行,又叫秋闱。乡试的考场为试院或举院。
  
  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地点在礼部,参加者为举人。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即丑、未、辰、戌年)春天举行,又称春闱。会试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会试也有正科、恩科、恩正并科。
  
  童试、乡试和会试的考试内容为八股文和诗帖。
  
  会试以后,贡士接着参加殿试。殿试在保和殿进行,由皇帝主持,考策问(即时事、历史及对策等)。殿试取中者称为进士。进士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进士出身。
  
  另外,清代还有贡生。在科举制度中,生员一般属于本府、州、县学,而若考选入京师国子监(即国学)读书的,则不再是本府、州、县学的生员,而称为贡生。由于考选的办法及年限的不同,清代分为岁、恩、拔、优、副共五贡。
  
  榆树约在嘉庆末年、道光初年才有人参加科举考试。按文献资料记载,至废除科举制度止,榆树共录取文生157名,武生15名;贡生21名;举人13名;进士8名。这个数字在吉林省厅县之中是首屈一指的。
  
  清代时,榆树共考中进士8名,现将录取年份及主要职务列后。
  
  梁协南,字荫堂,向阳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壬辰科举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丙申恩科进士,河南睢州知州。
  
  于凌辰,字莲航,黑林人,道光十四年(1834年)甲午科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科进士,通政使司通政使。
  
  于荫霖,字次堂,黑林人,咸丰八年(1858年)戊午科举人,咸丰九年(1859年)己未科进士,翰林院编修、台湾布政使、河南巡抚。
  
  于衡霖,字子坚,黑林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癸酉科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进士,直隶束鹿、涞水知县。
  
  于观霖,字筱霖,黑林人,同治三年(1864年)甲子科举人,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工部主事。
  
  于钟霖,字幼堂,黑林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癸酉科举人,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翰林院编修,记名御使。
  
  王熙鋆,字式庵,向阳人,光绪五年(1879年)己卯科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刑部主事。
  
  王廷槐,字兰谷,秀水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丑科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壬癸丑卯恩正并科进士,巴彦州知州。
  
  以上8名进士有黑林镇太平川于家五人,号称“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
  
  清代,榆树共考取举人13人,除上述8人外,尚有5人,他们是:于凌云,字健安,黑林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丙午科举人。王耀德,字锦堂,五棵树人,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科举人。徐景曦,字蔼堂,秀水人,光绪五年(1879年)己卯科举人。王文珊,字少石,黑林人,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科举人。王莘林,字可耕,土桥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举人。除上述进士举人名外,贡生及生员名单不再详列。

( 责任编辑:王丹丹 )
长春节约网   德惠市节约网   农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