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辽是契丹族于公元907年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的。当时在中原正是五代时期,直到北宋末年的1125年灭亡。女真人(即后来的满族)建立金国是1115年,是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的。这时正是北宋的徽宗年间(徽宗正和5年)。金于公元1234年被蒙古族元太祖所灭。辽金时代,榆树地域先为辽的属地,后为金国所辖。辽时,榆树为辽的东丹国东京道宁江州,金时,榆树为其上京肇州路。 辽金时代榆树的状况尚无文字记载,只得靠考古发掘。所幸的是,榆树境内辽金时代遗址极为丰富,据《榆树县文物志》记载,已发掘117处,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沿岸和拉林河流域以及中西部地区,而东部及东南部基本没有。从对榆树辽金遗址的发掘看到,在辽代,从松花江流域向拉林河流域,遗址的面积和建筑规模越来越小,人烟也渐稀少。当时辽的统治势力主要在松花江沿岸,而近拉林河流域居住的是女真人。这些女真人当时经济比较落后,隶属于辽。榆树地域正是辽之契丹人和后来金之女真人居住的分界线,两族人有政治、经济上的来往,也有军事上的争夺。 最能反映辽金时代契丹人和女真人关系的是辽金时代的古城。榆树境内有辽金时代古城11座,分布在松花江沿岸和西部、中部的广大地区,拉林河流域和东部地区没有。这些古城规模不同,作用也不同。 古城中规模最大的是大坡古城。大坡古城位于大坡镇所在地东南2公里处。城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墙长1050米,西墙长840米,南墙和北墙各长630米,周长3150米。城墙外有十余米的护城河。该城设有东、西、南、北四门,门宽10-20米。古城四角设有角楼。四面墙垣设有马面(即突出墙垣外缘呈半圆型的墙)。此城共有马面18个。角楼和马面均是防御敌人进攻的军事设施。在榆树的古城中,大坡古城规模最大,说明它是辽的重镇(有说是宁江州的州城、有说是宾州的州城)。大坡古城于1981年被吉林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余古城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角楼、有马面、有护城河的,它们有武龙乡榆树城子古城(周长1466米)、恩育乡山泉城古城(周长1580米)、双井乡城子屯古城(周长1174米)、城发乡前城子古城(周长1367米)、泗河镇古城(周长1335米)、新庄镇新城村城子古城(周长约1200米)等。这些古城的作用与大坡古城一样,是辽的契丹族监视女真族的,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另一类古城为无角楼、无马面、无护城河的。它们为先锋乡城子村哈拉海古城(周长1570米)、闵家镇城子村古城(周长1020米)、新立镇西城子古城(周长约1000余米)、刘家镇合心村南城子古城(周长900米)。这些古城是契丹族与周围其它部族经济、文化往来的集中地,具有商业中心的性质。在古城址和附近遗址均有辽金时期的遗物出土,其中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这些器物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女真人灭辽后,榆树境内的古城均被女真人占领。元灭金时,这些古城残毁殆尽,榆树境内即无人居住,土地也随之荒芜,直到清朝的康熙年间才重新开发,人类才又重新回到这肥沃的土地。( 责任编辑:王丹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