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榆树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榆树

  地方资讯
长春市残联领导到我市调研本年度残
全市“双向承诺”“五化”建设动员
我市教育系统开展反恐怖袭击、防暴
“纯洁政法队伍、铸造忠诚铁军”主
市水利局开展2021年“世界水日
共青团榆树市委组织志愿者开展“大
城郊街道扎实开展春季人居环境整治
全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
 
  节约行动
副市长高洪洲参观考察畜禽粪污和秸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节约用水倡议书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电视电话会议
刘家镇召开廉洁过年、勤俭节约工作
榆树市环保局召开厉行节约廉洁自律
榆树市开展国土资源节约模范县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趣闻传说    
远古时的榆树
时间:2016-1-15  来源:榆树新闻网  
  榆树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这在东北是独一无二的。
  
  远古时榆树的历史,并无文字记载,只能靠考古发掘,用文物来推断。好在榆树有密集的历史遗存,丰富的文物,为研究榆树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据《榆树县文物志》记载:榆树市境内古代遗存近200处,其中古生物化石出土地点37处。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沿岸的秀水、刘家、五棵树、闵家等乡镇。
  
  榆树有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源,非常适宜动植物生长和人类的生存。早在四至七万年,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秀水镇周家油坊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化石,被考古界确认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在这里发现的人类被称为“榆树人”,他们所创造的古老文明被称为“榆树文化”。
  
  四至七万年前的榆树遍布森林和草原,生长着各种树木和荒草。这其中也包含可食用的野果和草类。这就为一些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植物和动物的食物来源。
  
  1950年夏,周家油坊农民及家住于此的东北工学院地质系学生首先在这里发现了古生物化石。1950年夏,东北工学院地质系师生,在曾凡初教授的带领下在这里进行野外实习,发现人类头盖骨化石两片、加工石器一件及一些古动物化石。1950年至1955年,吉林省博物馆又在这里采集了一些古生物化石和石器。1956年初夏,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又在这里进行了半个月的发掘,又发现了古人类胫骨化石一根和大量古生物化石和石器。经整理研究确认,早在四至七万年的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并确认当时榆树有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野马、水牛、马鹿、普氏羚羊、最后须狗、鹿、狍子、田鼠等动物生存。当时考古界把在榆树发现的人类称为“榆树人”,在榆树发现的动物群称为“榆树动物群”,发现化石的地点称为“榆树人遗址”。1957年至1977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省博物馆、吉林省地理研究所又多次到周家油坊进行考察发掘。1977年10月,先后发掘了七个地点,发现石器、骨器等文化遗物七十余件。这次发掘虽未发现人类化石,但这批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均为原生的,其地质分期、年代、属性等,同原来的发现测定相同。从出土器物特点和与其共生的古生物化石的C14测定推断,该遗址的时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四至七万年。从而印证了这个时期曾有人类在此活动。1982年,又在此地发现骨针一枚,打制石器两件。
  
  周家油坊出土的石器有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种类有盘状石器、尖状器和刮削器等。石器上的打击点、疤痕、半锥体等人工制作痕迹较为清楚,有的石器上且有明显的第二次加工和使用痕迹。出土的骨器也有人工加工或使用的痕迹。骨器中有一件以猛犸象门齿为原料,其余大部由大型哺乳动物的管状骨制成的,骨器最长的175厘米,最短的为75毫米。种类有骨铲、骨矛头、尖状器、刮削器、挖掘器、骨针等。这些石器和骨器就是“榆树人”赖以生存的工具。他们用石块、木棒、尖状器、矛头器等和野兽进行搏斗。当捕获到动物后,就用刮削器、铲器等切割动物的筋骨和皮肉,肉供食用,皮可御寒。另外,在这里还出土了一些植物的躯体、果实、根茎等遗物。原始动物及植物的驱体、果实、根茎,是原始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之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刘家镇马方村大桥屯也发现了与周家油坊同时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这就进一步验证了古时“榆树人”的存在。
  
  考古发掘及科学测定证实,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四至七万年之前,“榆树人”就在松花江畔生息、繁衍,他们使用粗制的石器及骨器工具,同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古老的榆树文明。
  
  除秀水外,以后又相继在刘家、大坡、大岭、新庄、恩育、怀家等乡镇,先后发现11处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大量石器、骨器和陶器。这些原始社会遗址,虽然较“榆树人”生活的旧石器时代晚得多,但也有240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榆树人”的数量增多了,活动范围扩大了。他们由松花江沿岸向北、向拉林河沿岸移动。2400年前,中原地带已进入青铜时代的奴隶社会了,而我们这里仍然是处在原始社会末期。
  
  “榆树人”历经繁衍,他们的后代是什么人呢?这个问题尚无定论,但他们肯定是东北少数民族的祖先。他们的后代也许是靺鞨人,也许是鲜卑人,也许是其他民族。历史肯定会揭开这个谜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不是汉族的祖先。
  
  

( 责任编辑:王丹丹 )
长春节约网   德惠市节约网   农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