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年9月16日,邓小平在长春接见吉林省党政领导讲话时曾提到榆树小乡。指出:你们这里也有好的典型,像榆树的小乡,你们自己的典型更可贵。小乡的带头人就是齐殿云。
齐殿云,1920年生于黑龙江省五常县。结婚后举家迁往榆树县小乡居住。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她担任小乡的政治队长。小乡当时的贫困是出了名的,“老牛破车疙瘩套、两头毛驴没草料”,是小乡经济状况的真实写照。但作为村里惟一的共产党员齐殿云,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改变小乡面貌的重担。她带领社员开荒种地,兴修水利,改造良田,保护了耕地,成功解决了小乡的水涝灾害,乡道两侧形成了“道南是梯田,道北是平原”的美丽景象。从1963年开始,小乡年年给国家上缴粮食,从此成了全县乃至全省的先进典型。1964年齐殿云也被省市评为农业劳动模范。1969年,她作为吉林省农业战线的代表,参加了国庆20周年观礼,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被选为四届全国人大和党的十一大代表,还曾担任过中共吉林省委委员、省妇联副主任、榆树县(今榆树市)政协副主席。
齐殿云在20世纪60年代带领着榆树县光明公社东方红大队小乡生产队的社员们苦战奋斗,使曾经“花钱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的贫困队,变成“苦战奋斗的红旗生产队”,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小乡人给了齐殿云以高度的评价:“她是焦裕禄式的好共产党员,我们敬佩她、爱戴她,永远不会忘记她。”
2002年11月30日,齐殿云带着对黑土地的眷恋离开了她热爱的乡亲们,享年82岁。 ( 责任编辑:朱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