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5-12-22 来源:白城日报 作者:陈常志 张广志 |
原标题:镇赉县荣获“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宜居城镇”称号 日前,“第一届中国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及中国新型城镇化项目招商会”在北京召开,镇赉县与全国其他8个城镇荣获“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宜居城镇”称号,镇赉经济开发区荣获“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示范园区”称号,并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全国仅有3个园区获此殊荣。 近几年,镇赉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特色城镇化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完善设施,努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立足县情,突出抓好“三个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城镇化区域布局体系建设。坚持遵循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总要求,注重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注重中心县城、重点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注重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突出抓好城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平台,着力发展能源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轻工产业、建材产业、医药产业、化工产业等重点产业,把开发区打造成为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全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该县发挥土地、水两大资源优势,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行龙头带动、园区种养殖、规模经营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全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完善具有本地优势的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地产品批发集散流通体系、便民利民生活服务体系、新型生产服务体系、生态文化旅游服务体系“五大体系”建设,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突出抓好城镇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抓好中心县城建设。围绕建设“草原湿地生态城”,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通过新城区、旧城区、经济开发区“三区联动”、组团发展模式,拉开城市发展大框架,为更多人口进入城市留足空间、创造环境。抓好小城镇建设。注重发挥小城镇的关键节点作用,切实打造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建设连接中心县城、辐射新农村,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的区域中心。抓好新农村建设。结合白城市新农村“三项工程”,加快住房、院墙、道路、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搞好污水和垃圾收集及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突出重点,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发展。按照“建设新区,打造新城”理念,聘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镇赉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了8个特色产业园区,4个功能区。在城镇化空间布局上做到超前打造一个功能齐全的新城区,实现城镇化和产业布局一体化。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该区先后筹措资金4亿多元,修建道路13条,铺设人行道6万平方米,铺设给、排水管线60公里,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7公里,安装路灯600多基杆,完成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园区核心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1%。配套建设了66KV变电站、排污泵站、日处理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180吨生活垃圾处理场、第三供热站等附属配套基础设施,5.5公里的环城水系园区景观渠已经建设完成即将投入使用。 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城镇吸纳能力。该区围绕开发新能源产业、开发粮食资源、开发畜牧业资源、建设医药产业,先后引进了江苏常州新誉新能源集团、吉林众合集团、河南天伦燃气、中纺集团、长春裕丰集团、黑龙江飞鹤乳业集团、江苏雨润集团、内蒙维尔鸭业集团、英国联合农业集团、长春银诺克药业、吉林金诺药业、长春海外制药等知名企业集团。这些企业现已初具规模,其中飞鹤乳业、银诺克药业、众合生物质电厂产值都已突破亿元大关,税金突破千万元。众合生物质电厂二期及银诺克药业二期建成投产,产值将成倍增长。特别是英国联合农业集团高端饲料的入驻,又促成飞鹤乳业50万只奶山羊项目落户镇赉,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发展。2005年以来,镇赉经济开发区先后引进项目70余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达22个。截至目前,开发区内企业已发展到147户,其中工业企业达80家,规模以上企业31户,吸纳就业1万余人。 ——深化改革,构建城乡科学协调发展新格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口界限,扫除农民进城就业的身份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因户口性质引起的各种问题,逐渐消除城乡差别性待遇。创新土地使用制度。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搞活土地经营权,进一步完善当前农地征用和补偿制度,积极探索允许农民工带地城镇化的做法。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机制。政府、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和民间团体通过减免费用为新落户城镇和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充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拓宽择业空间。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允许已经转为城镇户口、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申请廉租房,鼓励企业建设职工公寓,切实解决进城人员住房问题。不断提高农村务工人员的工资水平,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使农村居民进城后与城镇居民享受到同等的养老、医疗和生育等待遇,实现社会保障均衡化。( 责任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