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5-12-27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韩雪洁 |
人们常说,诚信如金,对于一位创业者来说,诚信便是事业发展的基石。镇赉县同春和医药连锁经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恒就是这样一个坚守诚信理念的人,39岁的他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用“尽本分、守信用”的信念照亮自己人生的道路,开拓着他的医药经营事业,也温暖着身边的人。 地处松嫩平原西部的镇赉县,素有“苇海之乡”、“鱼米之乡”和“中国白鹤之乡”的美誉。1975年,赵永恒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县城。1994年,他从镇赉县第三中学毕业,次年进入县医药药材总公司,从事了5年的药材管理工作。2001年,决心干一番事业的赵永恒接手了一家改制的药店,成立了同春和大药房。创业之初,难免艰辛。赵永恒说,当时只有40平方米的营业场所,设施简单,几节玻璃柜台也是东摇西晃,货架子就是几根木头加挡板凑合的,根本没有库房。人员只有他自己,既当经理又是员工,只有在医药行业工作过的母亲经常来帮忙。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货,只能东拼西凑,勉强维持经营。 起初,药房药品的购销渠道不是很通畅,服务功能也不全,小店只有几百个品种,没有的品种也只能去其它店面串换,库存少得可怜。赵永恒经常骑着自行车进货,冬季冒着严寒,夏季顶着酷暑。从大陆品种做起,并对特殊顾客进行特殊服务,卖老百姓吃得起的药,个别药品只能是一次进几盒,一两天进一次,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率。原来的营业室是租用一个单位的房屋,由于各种原因,时间不长就被收回。营业场所的搬迁,对当时事业刚刚起步的赵永恒是个重大的考验,他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才在原址附近又租了间店面。 同春和药店自成立之初,就以诚信为经营标准,以卖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药为宗旨,得到了人们的认可。随着时光的流逝,加之服务功能的逐步完善,同春和大药房慢慢在镇赉百姓心中扎了根。 2003年,我国很多地方“非典”流行,许多药品供应紧缺,一些不法商家乘机抬高药品价格,而此时,同春和大药房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积极组织调配货源,并且坚持各种药品决不加价。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赵永恒积极带领企业员工捐款3000多元,为灾区群众献爱心,同时他还积极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2010年以同春和大药房的名义,在镇赉县中心小学赞助10名贫困小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直至高中毕业。2013年,他又为10个贫困学生送去10台学习机。2012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等地厂商用皮革废料制造药用胶囊事件,涉及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超标,达到90多倍。同春和药店在第一时间将所有胶囊类药品全部下架,马上联系厂家,在厂家发来检验报告单之后才将药品重新上架,避免顾客受到不合格胶囊的危害。 生命需要关爱,健康更需要呵护。坚持百姓用药安全有效是同春和立足的标准,百姓的健康是同春和永远的追求。年复一年的努力,服务标准的改善,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企业自身也有了相应的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如今,同春和大药房当年的那间小店早已不复存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镇赉县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医药连锁经销企业,下设10家连锁店,拥有员工近百名,并与北京同仁堂等8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有些业务已覆盖周边省份。同春和大药房先后被白城市药监局、消费者协会评为“无假药,放心药房”和“诚信药店”。 尽管事业蒸蒸日上,但赵永恒依然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回报社会,他每年都安排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到同春和队伍中来,并提倡让大家在这里快乐工作的理念,他还积极带动员工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同时,企业内部还成立了共青团组织和关工委组织。 怀着对家乡的热爱,赵永恒这位镇赉县医药连锁经销行业的“领头雁”,以诚信护航,以良知为伴,将不断前行,展翅高飞。(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