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镇赉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镇赉
  地方资讯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邮储银行镇赉县
稻蟹综合种养 实现一季双收
白城镇赉: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民
镇赉车站派出所开展爱路护路入校宣
“以稻治碱”!镇赉人的坚守与丰收
县政协调研我县民族宗教工作、社区
镇赉县:鱼蟹肥 稻花香
镇赉县公安局开展扶贫攻坚送温暖活
 
  节约行动
中国有必要设立“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镇赉镇促三项措施厉行节约
让节水方法走进千家万户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秸秆回收变废为宝
发展生态经济,壮大绿色产业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远古篇·黄家围子遗址
时间:2016-2-3  来源:白城日报  
  黄家围子遗址位于镇赉县坦途镇黄家围子屯西端的一处南北走向的沙岗上。西南距镇赉县城50千米,东距嫩江支流呼尔达河30千米。沙岗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60米,高出地平面2至3米。其西部边沿暴露出大量的蚌壳、鱼骨、小动物骨骸及少量细石器和陶片。
  
  1985年5至6月,吉林省考古研究所、白城地区博物馆和镇赉县文管所联合在这里进行了发掘。开方面积360平方米,清理灰坑3个,发现柱洞2个,出土了一批文物并采集细石器、石器等约10件。
  
  这里的地层可分三层。第一层:耕土层,厚26~30厘米。第二层:黑土层,厚40~45厘米、深25~70厘米,结构紧密,多含结块,晒后为灰白色,很少含遗物。第三层:灰褐色土层,夹少量细沙,厚45~55厘米、深70~125厘米。遗物、遗迹(灰坑柱洞)集中分布这一层,包含有陶片,较多的蚌壳,鱼骨、动物骨骼、红烧土块、炭块等。此层下是一种细黄沙生土层。
  
  遗迹与遗物
  
  灰坑:共发现3个。平面皆呈椭圆形,剖面略呈上宽下窄的梯形。其大小深度相差悬殊,大者直径近200厘米、深100厘米,小者直径仅50厘米、深30厘米左右。如H1开口直径180~125厘米、底直径135~168厘米,坑内堆积分四层,第一层,烧土层,厚约10厘米,坑西北角更为集中。第二层,鱼骨层,厚约10厘米。第三层,鱼骨中夹较多烧过的蚌壳和兽骨,结构坚硬。第四层,蚌壳及兽骨层,中间夹杂褐色或黑褐色土,坑内堆积中还有少量烧熏过的陶片和可辨的牛骨、羊骨、狍子角等,并出土残骨锥1件。
  
  柱洞:共发现2个。一个呈圆形,直径10厘米。柱洞内土色灰白细腻,其周围有厚约30厘米堆有木炭粒及小块陶片、似为破坏的房址遗迹。另一个亦为圆形,柱涧内上为褐色、较软,直径14厘米、深8厘米,底垫碎陶片。柱坑圆形,直径50厘米、深25厘米,圆底,坑内为灰白细腻的粘土,经夯实,在低于该柱洞40厘米处环绕柱洞发现一圆角长方形褐色细沙范围。其东有大面积较厚的烟灰土、蚌壳、鱼骨、兽骨堆积和一个灰坑,可能为被破坏的房址残剩的墙基。
  
  陶器:大量为陶片,完整者仅3件。陶器质地多为羼蚌壳粉的沙质陶,少量为沙质陶。陶色较多的是灰陶、黄褐陶,少量的为灰褐陶。陶器多有纹饰,素面者较少。纹饰简单,主要是泥条状堆纹,这些堆纹有的是直接捏起的,有的是后附加上的。有些又在器口沿外侧或堆纹上边加三角形,圆点形,短条形或指甲形纹。陶器火候不高,结构不甚坚实,皆手制。从残存的器口观察,多为敛口器,口沿和唇富于变化。
  
  敛口器:第一种是敛口尖唇平沿上有圆形按压纹,下饰凸棱状附加堆纹。第二种是敛口,平沿,圆唇上饰三角形按压纹,下饰凸棱状附加堆纹。第三种是敛口尖唇,下饰凸棱状附加堆纹。第四种是敛口斜折沿,尖唇外侧有不规则的戳印纹。第五种灰色敛口,平折沿,近尖形长唇,素面。
  
  直口器:一种是直口平沿器,灰色,口沿外侧饰竖划纹,下饰凸棱纹。另一种是直口平沿,尖唇上饰不规则的三角戳印纹,下饰不甚整齐的三角状附加堆纹,并在附加堆纹上加戳印三角纹。
  
  侈口器:发现较少。第一种是黄褐色,侈口,弧形外卷沿,尖唇,素面。第二种为褐色,尖唇,侈口,素面。第三种为灰色弧形外卷沿,侈口,尖唇,尖唇上饰不规则的三角形戳压纹,下有圆条状附加堆纹,堆纹上饰圆形戳压纹。第四种为圆唇侈口器,褐色,圆唇外带斜刻划纹。
  
  骨蚌器:骨锥1件,已残断,仅存尖部,黑色,磨制精细,向一侧略弯曲,剖面呈椭圆形,残长4.5厘米。骨鱼镖1件,残,状如鱼形,器身两侧雕刻成小锯齿状,前部有一倒刺,呈钩状。通体磨光,残长9.3厘米,最宽处1.7厘米,厚0.5厘米。骨刀柄1件,仅剩头部,利用兽骨磨刻而成,头部呈棱形,下边磨成燕尾式凹槽,上边两面斜刻成短线纹,残长3.4厘米,最宽处1.8厘米,厚0.3厘米。骨管1件,用兽骨切割削制而成,一面扁平,两端削成斜坡状,呈半圆筒状,长3厘米,直径1.3~1.6厘米,孔径0.8~1厘米。刻花骨管1件,残断。用小动物肢骨切割,雕刻而成。剖面呈三角形筒状,一面刻有连续的双折线纹,另一面刻双线横纹,两侧面刻短线纹,残长5.7厘米,直径0.7~0.9厘米。蚌刀一件。一端切割齐直,下部内曲,呈刀状,似有使用痕迹,背略弓,长8.3厘米,宽4~5厘米。
  
  石器:石斧1件。利用薄片状河卵石制作,略呈鞋底状,仅刃部磨制。长10厘米,最宽处3厘米,厚0.1~0.3厘米。砺石1件,仅残存头部,两面磨凹,有一面磨一深直径凹槽。残长4.3厘米,宽7.9厘米,厚1.2~2.3厘米。残石器1件。仅残剩三角形片,一面磨制光平,残长7厘米,底宽6.1厘米。
  
  另外在遗址中还采集到一些细石器和少量磨制的石器。
  
  黄家围子遗址不但发现较厚的文化堆积,还发现一定数量的灰坑、柱洞和红烧土等,应是人们长久活动过的居住址。从遗址中的大量蚌壳、鱼骨、牛、狍等动物骨骸多有烧熏痕迹分析,这一时期的人们可能还处于渔猎经济为主的社会阶段。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白城节约网   洮南节约网   大安节约网   通榆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