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来,镇赉县在水产品品质建设、渔业科技推广、质量安全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国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等五项国家级荣誉,实现了产量增加、效益增长、农民增收的“三增”目标,该县正由水产大县向水产强县跨越。2014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1.6万吨,同比增长8%;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2.17亿元,同比增长23%;全县人均水产品占有量50公斤,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 一、加快结构调整提升水产品质 自2007年以来,该县实行以池塘苗种养殖与大水面成鱼养殖相结合为主、稻田综合种养为辅的养殖格局,大水面健康养殖技术成功推广,使全县商品鱼品质和价格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哈尔淖有机鱼,在冬捕销售中,鳜鱼价格达到了120元每斤。积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打造水产品品牌化和区域特色化。依托无污染物排放的嫩江水源优势,引进鳜鱼、黄河鲤、匙吻鱼等10余种“名特优”苗种,2014年,免费为嘎什根乡、五棵树镇、四方坨子、大屯镇共15家水产养殖户发放3.8万尾鳜鱼和1.6万尾匙吻鱼苗,预计今年可增收80万元。“名特优”苗种发放将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动力。 该县将“稻田综合种养”作为重点产业来扶持,鱼(蟹)苗放进了稻田里,田里就不能再使用农药和化肥,水体养鱼、鱼粪肥田,整个种养过程绿色无公害。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目的,成为广大稻农致富增收的重要手段。2014年落实稻田养鱼8万亩,为380户稻农增加产值858万元;小泡塘、稻田养蟹面积2万亩,实现产值600万元。在推广稻田综合种养的同时,他们还建立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先后在2011年和2012年完成了国家和省水利厅1000亩和500亩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工作任务,2014年承担了农业部2000亩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的任务。 二、打造品牌唱响科技兴鱼 该县以“科技进塘入场到户、主推健康安全增收”为重点,广泛开展了渔业科技推广工作,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实验室工作人员,随时进行渔业水域的水质监测。几年来,以水产健康养殖和鱼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累计举办24期,培训人员2700人次。其中,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技能鉴定证书技术人员347名,为全县315家水产品养殖户服务。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数量居全省前列,产品销路更加广阔,市场竞争力更强,养殖效益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截至目前,全县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25处,无公害水产品品牌认证49个,注册渔业商标5个,水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在努力构建与渔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渔业经营机制过程中,该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培育渔业龙头企业,发展和壮大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镇赉县稻鱼联谊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民间合作组织,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特有的平板式稻田鱼种生态养殖技术,并得到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水产品认证,2011年获得“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阿里巴巴网站销售平台诚信通会员。签约社员68人,带动周边150余农户从事稻田养鱼,合作社资产总额达到了180万元。目前,全县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已经发展到45个,推动了生产标准化和渔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目前,45家渔业合作社中有14家取得了无公害认证,13家获得了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7家得到了“菜篮子”工程补助资金支持。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
|
|